优文网
优秀文学小说推荐

农女青云记免费阅读,农女青云记霍冬月

农女青云记的主角是霍冬月,这本小说的作者是飞翔的阿吧阿吧。简介:“冬月,你可太厉害了,本来卖不出去的鱼,你居然15文一斤全卖了。以后有机会我真得尝尝你的糍粑鱼。”从酒楼出来,宋婶儿激动个没完,“还有,这么大个酒楼,对咱还这么客气,我这还是第一次进酒楼,可真是阔气。…

农女青云记免费阅读,农女青云记霍冬月

《农女青云记》第7章 不以跬步无以致千里

“冬月,你可太厉害了,本来卖不出去的鱼,你居然15文一斤全卖了。以后有机会我真得尝尝你的糍粑鱼。”从酒楼出来,宋婶儿激动个没完,“还有,这么大个酒楼,对咱还这么客气,我这还是第一次进酒楼,可真是阔气。”这会她也不觉得做糍粑鱼费钱了,冬月刚可是收了一大把钱呢。

“宋婶儿,不用以后,明日你就能吃到我做的糍粑鱼。”冬月也高兴,这买卖到底是让她做成了。

“你说你家里还有许多鱼,是真的吗?”宋婶儿将信将疑。

“真的,家里还有许多,都是这几日捞的,里面还有杏花的份呢。”冬月一听自己不小心说漏了嘴,赶紧收声。

宋婶儿起初有些惊讶,紧接着又高兴起来,“我们家杏花这回倒是做了件靠谱的事。”刚刚她可是全程听着的,这鱼可是能卖15文一斤的。

“对不起啊宋婶儿,之前没有告诉您,杏花怕你说她瞎胡闹,我是想着这买卖情况不太好说,像之前在集市那样无人问津是一种结果,如今卖到酒楼又是另一种结果。”如今这种结果好得已经大大出乎了她的预料。看样子捕鱼小分队要从野鸡部队变成正规军呢。

“这有什么好对不起的,只要能挣钱,绣帕子抓鱼都一样。”宋婶儿叹了口气,“你也知道我们家杏花的性子,,坐不住,我是怕她以后去了婆家被婆家说道,她嫂子又有绣花的手艺,这才压着她学绣帕子,好歹有个一技之长,不怕婆家拿捏。同时也能贴补些家用,如今她已学会了绣花,既然她不喜欢,如今又能跟着你抓鱼挣钱,今后我就随她去了,你们两个一起,我还是放心的。”

绣铺开在水照街的中段,离刚刚的酒楼并不远,看的出生意很不错,这会儿的功夫已经进进出出好几拨人了。绣铺不仅仅买卖绣活,还卖成衣,他们刚到,老板娘有点忙,暂时没功夫招呼他们,只让他们在店里稍等一下。

她趁机四处看了看,小二知她们是来交帕子的便随她们看。

各色成衣,有绣花的有没绣花的,有棉布的有绸缎的,听着客人问伙计价格,那价格让她直咋舌,她如今的的全部家当连一套棉衣都买不起。

“这里面的衣服我们可穿不起,要穿新衣还是去布庄买布划算。”宋婶儿嘴上这样说着,眼睛却也在四处看,虽已经来过许多次,但每次感觉都有所不同,有哪个女人拒绝得了新衣服的诱惑,古往今来都是一样。

“老板娘你这丝帕虽好,就是底色单调了些。”

一位妇人正在挑帕子。

“这位夫人说的是。”老板娘赶紧过来招呼“不过还是白底子好,显得素净,您看谁家卖的丝帕是底色花花绿绿的,这丝帕不是衣服,染上颜色会显得厚重,不如原本的样子轻柔透亮。”

妇人点了点头,“我就要这两条了。”

“一共是36文,您还要看点别的吗?”

妇人摆摆手。

老板娘将丝帕小心叠好递给妇人,引着她去柜台结账。

送走妇人又招呼了两个客人才过来招呼她们。

“让你们久等了。”

“老板娘生意兴隆。”做生意的都喜欢听好话。

果然,老板娘眉眼弯了弯,引她们去屏风后结算。

一条条验看了帕子,“还不错。”

宋婶子在旁陪着笑脸,“我们都是老交情了,自然不会糊弄您。”

老板娘点点头,“宋娘子的是48条,一共是192个铜板,这位霍小娘子的是30个铜板。你们还要继续接吗?”

宋婶儿想了想,“这个月就拿40条吧。”

“那押金就继续押着。”她转头看着冬月,“你呢?”进门就见她额头上有伤。

冬月略思忖了一下。

“老板娘,如果我将帕子染成绿色你收吗?”刚刚买帕子的妇人给她带来了一点灵感。

“绿色?染色的我可是不收,之前也有位娘子将我的帕子拿去染色,结果染出来不仅颜色厚重,没几天还掉色,幸好是我留了个心眼自己用着,这要是卖出去岂不是砸我招牌,染色的帕子不要。”

“那我借5条,我能不能另外买两条素帕子,您送我点绿色丝线。”

大家一起合作了这么久,送点丝线自然不在话下,老板娘爽快的答应了,素白帕子6文一条,老板娘给了她18文,给了宋婶192文,又将帕子绣线拿给他们,登记好并说好一个月内交货便送她们离开了。

“你要帕子咱买点布头自己做有成了,何必买它这个,6文钱一条呢,婶子家就有布头,你该问问我再买的,她那帕子就不是咱村里人用的?”路上,宋婶儿难得数落她。

“宋婶儿,我那帕子有其他的用处,不是给自己用的,你就别管了。”

两人一起去了杂货铺,这回手里有钱,冬月先在杂货铺逛了一圈,看看杂货铺都卖些什么,油盐酱醋,水桶木瓢,生活中能见到的这里基本都有的卖,想不到这古代的杂货铺品类还挺齐全。

冬月看了看自己带的盐罐子,想了想腌鱼的事,一口气要了5斤盐,盐在这个时代很贵,要30文一斤,五斤就花了她150文,宋婶儿在一旁称她大手笔,不过知道她要腌鱼也只调侃了一句,老板见她一次买了5斤,便送了她一个大坛子,这坛子单买也是要9文钱的,将盐装在坛子里给她放到了框里,她又问茱萸油多少钱一斤,杂货铺卖茱萸油还是酒楼的师傅告诉她的。老板说40文一斤,她要了半斤,正好她带的小盐罐子空着,老板便将油倒进了小盐罐子里,又用竹筒打了半斤灯油花了15文,最后又买了个小罐子打了半斤酱油,总共在杂货铺消费了193文,老板见他买的多,送了他两大张油纸给罐子封口。宋婶儿也买了半斤盐,一桶子灯油。

两人从杂货铺去了,冬月说要去一趟药铺。

宋婶儿看了看她额头上的伤,跟着她一起到了镇上的回春堂。

进去前把她拉到一边叮嘱“要是太贵咱还是回村找宋大夫。别脸面薄,怕欠银子,村里欠他银钱的又不是你一个。”

冬月哭笑不得,这是个冤种大夫吧,到处被人赊账。她大伯还钱的事宋婶儿还不知道,怕她在镇子上的药铺拿药吃亏才有这一劝,冬月笑了笑表示自己知道。

进了铺子,药堂的小二正在给人称药。

她看了看那一排排的药柜子,“大夫?我想买点药。”

“可担不起小娘子一声大夫,我只是个伙计,你要什么药?”小二手上活没放随口应到。

“请问您这有绿矾吗?”

“绿矾?”小二想了想摇了摇头,“娘子你是要治哪一方面的病症?你说说看,不行我请坐堂大夫给你瞧瞧。”

冬月差异,怎么会没有,绿矾作为一种中药历史上很早就有了才对,难道这个架空的朝代没有。

等等,绿矾似乎是现代叫法,她还有别名,她努力回想了一下。

“那皂矾呢?”似乎也叫这个名。

“您说的皂荚矾吧!您家是有人得疥廯吧?”

“对对对,您能拿给我看看吗!”她有些欣喜。似乎是有个称呼叫皂荚矾。

“您等着。”小二转身从一个贴着皂荚矾字样的柜屉里抓了一把送到她面前。“您要的可是这个?”

冬月看着那绿色的晶体,没错,是绿矾。她点点头“多少钱?”

“10文一两,您要多少?”

可真贵啊,她肉疼的摸了摸钱箱子,伸出5个手指“给称半斤吧。”

小二也有点诧异,一般疥廯用个二两就足够了。这位衣着不显的小娘子一下就要了五两,当真是稀奇。

收了她50文铜钱,替她用草纸包好将药递给她嘱咐她不能多用。

她又问小二生姜多少钱一斤,又花10文买了半斤生姜,可惜药铺没有花椒,不然买上一点花椒就更好了。

背着背篓高高兴兴出了药铺门。此刻的钱箱子里只剩下75文了。本来她准备去买一些米面的,成天吃玉米粥腌菜,虽只短短几天,她却有些受不了,但奈何手上银钱太少,哎,还是再忍一段时日吧。

“还有什么东西要买的吗?”宋婶儿问道。

“还要买点肉。”手上银钱买粮不够,肉还是可以买几斤的。

“离镇子口不远有一家肉铺不错,不急,婶儿带你随便逛逛吧。”

两人沿街随意的逛着。

这小镇不算小,各种铺子都有,就刚才路过的就有布庄、胭脂水粉铺子、还有当铺,她还看到了小钱庄,宋婶儿说,那是有钱人进去的。

他们还去了胭脂铺子,铺子的伙计见他们装着破旧,衣服还有补丁,压根没搭理他们。也好,太热情最后不买也是尴尬。

粉倒是挺香,就是着色一般,太浮粉,看其他客人擦到脸上就知道了。

“乖乖,你看那脸擦得。”宋婶差点笑出声,被冬月一把拉走。

“那脸跟猴屁股似的,人新娘子也没擦那么红。”

“那是店家给擦得太厚了。”这店里的女伙计一看就不懂化妆。哎,可惜,她不懂做化妆品,不然赚钱不是分分钟的事。

路过书肆,她很想进去看看,据说古代的书很贵。

“你想进去看啥,你又不买书。再说听里正说这书可劲儿的贵。”宋婶儿拉着她阻止到。一个女娃,穷得叮当响,还敢进书店。

“来都来了,进去看看嘛。”不知道书店里面卖些什么书,有没有这个朝代的历史杂记、人文地理志之类的。

宋婶儿死活没有同意她进去,似是对着书店有一种敬畏,拉着她走了。

我还会再来的,她在心里默默的想。路上看到卖糖葫芦的,又花4文买了两个糖葫芦。宋婶儿也买了三个糖葫芦,带给她的孙子孙女。

两人来到猪肉铺,宋婶称了一斤五花肉,花了16文钱。冬月也称了两斤五花肉又称了两斤板油,总共花了70文。

这下好了,箱子里孤零零的只剩下1个铜板,等会儿做车还要花掉2文,还得跟宋婶儿借一文钱,真是来一趟就花光光。

心里无限肉疼之际见铺子老板用皂角洗手,突然想到了她的肥皂,她在镇子逛了一圈,还没有看到有肥皂,这是她目前少有的可以制作的东西,并且她懂它的原理,就算不卖至少可以自己用吧。

“宋婶子。”她犹犹豫豫的将人拉到一边。

“我想再买两斤猪板油,但是我没有银钱了,您能不能借我钱,回去我就还你。”

“哎,我还以为多大事,来,”她指着肉案,“老板,再来两斤板油,你这板油19文一斤,你看我们买了这么多,是不是得算便宜一点,咱们也不是第一次光顾了。”虽然来的次数也不多。

“嫂子,这可是上好的板油,19文一斤便宜不了。”

“你看我刚买你肉都没有还价,这是我小侄女要买,您给便宜点。”

“算了算了,这两斤给你便宜2文钱 。”老板又割了两斤猪板油,给她用草绳系上。

“谢谢老板。”

“谢谢老板。”冬月跟着道谢。

两人买完东西便决定不再逛了,一起背着背篓去了镇口茶棚。

乔金贵看着她两背着的背篓,“哟,买了不少东西,还得等等,时辰还早,人齐了我们就回。”

回到村子已经是申时中,两人都有些累了,便各自回了家。这做牛车看着舒服实则耗神,古代的路比不得现代,坑坑洼洼,在牛车上颠4个小时,若是可以,她宁愿走路。

进了院子,南风跟平安他们果然还没有回,他将茱萸油、生姜、酱油还有猪肉放到了灶房,将大盐罐子还有绿矾放进了她自己的房间。看着那一纸包花了50文买的绿矾,心里有点打鼓,不知道这里的绿矾跟她认识的绿矾是不是一样的成分,千万别长得相似结果内里不同那她就得不偿失了。她要尽快实验才行。

将杏花家的盐罐子装满,装满也就是半斤盐左右,又从家里取了37文钱,揣着钱她又来到了宋婶儿家。

这会儿一家人都在,宋婶儿还在讲今天去镇上的事情。

“你不在家好好休息一下,急吼吼的跑过来还这些,我又不缺这点东西。”宋婶儿心疼的责备着,她这会儿骨头还颠的松泛呢。

刘元发正领着大虎在院子里编笸箩,看见她也没客气起身,只唤杏花去端个凳子。

“叔,我不坐了,家里的东西还没有收拾呢。”

杏花挪到她身边,“你们今日在镇上都做了些什么,我娘居然跟我说以后我想怎样就怎样,绣不绣帕子她不管了,还说若是怜惜嫂子就帮忙绣几条。她这个样子倒是让我有些害怕。”她小小声的说着。

冬月努力忍住笑,“你还有害怕的时候,这不是正合你的意吗!”

“我是这样想,但真让我甩手去玩,也是不能够的。”

“你明日早上来我家,我有事要跟你们讲。”

“奶,姑姑在跟冬月姑姑说悄悄话,不让我们听见。”大虎三岁的小儿子二蛋舔着糖葫芦告状。

“她们两人在一起就说悄悄话,有啥好奇怪的。”五岁的大孙子大毛糖葫芦已经吃得只剩两颗了。

冬月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扯着杏花的衣摆呵呵傻笑。

“冬月姑姑笑得可真傻。”二蛋嫌弃的说道。“跟杏花姑姑一样傻。”

刘原发噗嗤一声笑出声,“小崽子胡说什么,平时笑话杏花姑姑就算了,如今连冬月姑姑也敢取笑,怕不怕你娘打屁股。”

宋婶儿在一旁憋笑,“哎哟我的小二蛋,可真是奶的开心果。把你的糖葫芦给奶咬一口。”

二蛋听到奶要吃他的糖葫芦,迈着小短腿就跑开了。

“个小没良心的。”

冬月见他们一家人逗趣,“叔,婶,那我回去了。”走时还对着大毛伸舌头做了个鬼脸。

“娘说冬月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我还没觉得,如今看来,倒是比之前活泼了许多。”大虎笑着说。

“她如今可厉害了。”卖鱼的事宋婶儿并没有跟家里人讲,一方面冬月让她不要对外人多说,她也不是多嘴的,索性家里人也不说,另一方面这是别人的买卖,说多了怕招人眼红给冬月招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