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骷髅问道免费阅读第二十二章 八国齐聚话迁移
回到承国神殿已是三个月后,一进大门,就见院内灯火通明,执事、仆佣往来奔走,比往日热闹多了,启承径自回自己寝宫,几名随从各自散去。
躺坐在藤椅上,盘点最近的收获,自从各地神像积存念力炼化之后,后面仅靠现有信徒每日产生的念力就少的可怜了,必须想办法扩大信仰,这是自己的成道之望啊!
人类也需要宗教,有信仰的人知道敬畏,有做人做事的底限,社会运转也比较稳定。
后世的华夏人实际上是一个多种信仰并行的国度,各种宗教、神灵加上对祖先的供奉。他们敬神、敬佛、敬祖、敬灵、敬功德,分类也特别详尽,有财神、福神、门神、痘神、灶神、喜神、送子娘娘等等,甚至日月星辰、山川湖泊、风雨雷电都有专门的神灵,那样的话每个神灵才分得多少香火念力?
自己的信徒必须且唯有一个信仰、一个神灵,那就是自己,但要实现这一点在这个神魔世界就比较困难了。
这时他的专用执事又回来禀报,卫国君王带着择选的少年七天前赶到惠德城——也就是启承待的这个神殿之城,启承没吭声,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卫国距离承国的距离既不是最远的也不是最近的,但却是第一个到达的,而且是国君亲自前来。只因为卫国是最弱的,无论人口、面积还是军队战力,所以卫国必须提早赶来,也好展开合纵外交,保证自家安全。
第二天一早,执事回报太祭和卫国国君前来拜见,不一会儿,太祭跟一个中年男子并肩进来,这男子四方脸,长眉细目,鼻如悬胆,身穿五彩锦袍,头戴朝天冠,腰悬玉带。
走到殿中大礼参拜毕,直起腰身对启承道:“臣卫国国君劬莨拜见启祖,闻听老祖归来,臣不胜欣喜,此诚我人族之大幸,万民之福祉。闻听之日,当即启程,驰懋驰突,载浮载沉,到此圣宫,得见老祖圣颜,老祖德配天地,功成无量,应元教化,泽被万世……惟愿老祖长居金阙,下民以视,宠绥四方。”说完后又拜到于地。
启承静静听着,这国君似乎对自己评价很高啊,顿时看他顺眼多了,就沉声道:“平身,赐座!”旁边自有执事搬来锦榻,卫国君与太祭施礼后坐下。
此时太祭一拱手,说道:“卫国君一向礼敬天地,修德行仁,宣猷赞化,扶绥黎庶,不起干戈,不事杀伐,国事兴隆,民丰物阜,国人悦服。”
启承听明白了,太祭这是告诉他这卫国君推行仁政,国内民众生活还不错,也是个和平主义者。但对神殿没有太多关照,又想起这卫国神殿多有破败,香火大多断绝,心思也就淡了,就轻轻的回了句:“善!”
这卫国君自然不知启承心思,当下接口到:“莨也不敏,唯有修德勤政,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克宽克仁,彰信兆民,以期安民乐业,永保其昌……”
这回启承听得兴头大减,心想自己恨不得马上人族统合,好大肆推广对自己的信仰;你要永保其昌,就得保持分裂状态,这可不利于自己的计划?就又回了个:“善!”
随后太祭提到卫国君已经带来五十名少年,询问启祖可对这些少年有什么特别交代?启承想了想觉得这些少年的首要任务其实是繁衍生息,这是人类的本能,似乎不用特别交代。
其他的也就是服从管理、低调发展之类的了,岛上向无人烟,生活难免清苦,这些少年要在那生活一辈子,自然需要吃苦耐劳、遵守纪律,要培养这些特质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军训。因此就道:“军训吧。”
太祭和卫国君对视一眼,这个不太好理解啊,怎么个训法?这些可都是各国豪门公子、千金。还是太祭开口:“老祖,这军训如何进行?”
启承这才醒起,这时候当兵的地位很低啊,训练也远没有后世那么系统化,所以一听军训两字有疑问也正常。就解释道:“就进行列队、行进训练,不以上阵厮杀为要求,只要站能成行,走要成列就可,这可以锻炼纪律性!”
二人听了个半懂不懂,偏生在这老祖口里似乎这军训极其简单,人人都该懂似的,出言极其简略,也不好一个劲追问,就唯唯应了辞出。
此时启承正在考虑后世的军训之法拿到这个时代来会不会有用,能不能打造成一只打不烂、拖不跨的铁军出来?配以锋锐兵器,能不能对妖兽造成杀伤?普通兵士不能修炼,能不能以武淬体,增强战力?
但现在他连兵营是啥样都不知道,也就无从谋划,只能留待亲眼见过之后再说了。
随后一个月内,各国国君或是特使络绎到来,萤国是国君季劦亲自带队,其他五国都是特使,季劦与陈、梁、济、祈四国特使沐浴焚香三日先后来拜访启承,均如卫国君一般叩拜后歌功颂德几句就辞出了。
此次集会虽名义上是为了叩拜老祖以及护送少年们前来,实际诸人周知,不过是多了一次谈判而已。太祭虽然有心推动各国团结一心,共抗妖族,但又怎么会轻易实现。因此私下拜访、聚会频繁,不外是互相试探,互许条件,以求保的自方利益。
各国使团都是队伍庞大,惠德城顿时热闹起来。
郑国特使韶黥到的最晚,因此是最后一个来拜见的,大祭氾昱陪同,进殿叩拜毕,韶黥说到:“启祖在上,吾国君闻听老祖归来,不胜欣喜,特派臣来此叩拜,行前吾君已派人重新修缮神殿,广传老祖功德;又建立宫室,以为老祖驻陛之所,更让臣叩请老祖移驾鄙国,稍歇玉趾,使吾国上下同敬老祖之恩德。”
启承听了精神一振,这是第一个从行动上支持神殿建设的诸侯,也是第一个对他发出邀请的使者。
当下说道:“大善,郑国君之诚意吾知之矣!”
旁边陪坐的氾昱深深地看了一眼韶黥,插话道:“郑国君年富力强,登基以来鼎革旧政,罢丕老弱,锐意进取,国事日新,更是胸怀广大,以天下为己任,英姿勃发,隆武宏功,到是好生兴旺。”
氾昱这是说郑国君年轻,不够稳重,驱逐老臣,任用年轻人,不重祖训,胡乱改革,对神殿也不够友好,修缮神殿不过是投机,是个战争狂人,武统分子。
这下启承更感兴趣了,这郑国君是个行动派啊,这样的国君在对抗妖族时也会比较强硬,从修缮神殿看来不反对推行信仰,如果真由他统一天下似乎也不错?。
至于其他所谓年轻也好,驱除老臣也罢,又有什么关系?
韶黥微微一笑跟着说:“吾国君自践祚以来,外息狼烟,内除奸尻,罢丕陈腐,进贤任能,革除流弊,使民以时……偶有不治,皆因政局粗定,不及修养之故……吾君常言,当此非常之时,必有非常之人,成非常之功!”
氾昱斜看他一眼,没有说话,显然是不想在此与之争辩。
启承这下就明白了,这个郑国君上台的时候国内有权臣,但被他三下五除二打倒了,后面提拔些年轻人,国内老臣未必没有意见,但这家伙有点乾坤独断,不大听劝,是个敢想敢干的领导人。
想了想,就说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值此危亡之际,凡我人族,皆需戮力向前,合力求存。”
启承这是说,不错啊,人就应该自强啊,我支持你们啊。
氾昱诧异的看他一眼,显然是我没想到他会如此表态,却没说话。
韶黥眼内精光一闪,也没有多说,再次邀请他驾临郑国后就告辞了。
送走二人后启承心内盘算,这郑国乃是第二大诸侯,国力雄厚,人口众多,如果能在这推广自己的信仰,那神力的增幅会到什么程度?
又想到全大荒已经或者接近废弃的神殿,如果有得力的祭祀负责,那又会有多少神力增幅,想来想去,突然一拍额头,自己一直疏忽了祭祀这个阶层,如果让这个职位有利可图,所有人努力推广,那自己还用各种谋划么?
嗯,什么利益能打动他们?自己又能给出什么?打动人心的不过是权势、地位、财富、力量。自己除了神力什么都没有,那就先给出神力,其他慢慢来,先把各地神殿恢复起来再说。
信仰初期推行会比较困难,但一旦推广开来就会是裂变式发展,各种方法不妨都试一试,每多增加一个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