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文网
优秀文学小说推荐

主人公叫苏正、苏冀薛语、秦嫣的小说哪里免费看

穿书之大昭苏语赋》第2章 前因2

中国历史上没有昭朝这个朝代,但出于私人趣味问题和对于魏晋风流的倾慕,赵丹设定的昭朝是接替西晋出现的朝代。

本来西晋后是东晋,但被匈奴打到长安被迫南迁沦为士族傀儡的东晋政权令赵丹觉得耻辱,既然自己写书,那就以让自己畅快为原则。所以直接抹杀了东晋创造了昭朝。

赵丹所写昭朝,开国皇帝昭太祖苏牧,是穷苦出身,幼年父母相继贫病而死。多亏苏牧早慧四处帮工且有乡邻救济帮扶才艰难成长。

这苏牧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西晋本难以出头,但天命在身,自小气度不凡,大街上仗义救人被路过的士族王姓小姐看中。偏巧这小姐父亲也是个有见识的人,当时目睹了苏牧救人过程,观他面相,料定此人他日绝非池中物。

加上西晋末年,败势已显,八王之乱后国家元气大伤,外有匈奴扰边,内有灾情频发,暴乱此起彼伏,有见识的士族也意识到国家可能步入乱世。

和平年代讲门第,士族垄断利益,互相通婚,互利互惠,乱世之中可是凭本事,时势造英雄。

此时的士族门第男子多的是飞鹰走狗的纨绔子弟,护不住一门安稳。是以王小姐父亲看中苏牧后见女儿也心悦她,不顾族中其他亲友反对,坚决招苏牧入赘为婿。并倾尽心思培养他文治武功。后来更是托尽关系将他安排到军中历练。

各地不断的农民起义,朝廷派的士族子弟统统不学无术,连吃败仗,苏牧靠着自己的军事才华一步步崭露头角,战场上能打胜仗的人就能得到军士们的尊重拥戴,加上岳父的打点关系,苏牧擢升很快同时又得到兵士拥戴。

后来一步步发展了一支不认朝廷只认自己的苏家军,在天下彻底大乱之后拥有了自己一番势力。5年角逐厮杀,打跑匈奴,打败各方乱世割据势力一统天下,建国大昭,定年号为昭元,史称昭太祖。

这苏牧与王家小姐感情极好,称帝后空置后宫只封了皇后,独宠王皇后,立与王后的长子苏旭为太子。

匈奴被打退后只消停了几年,又开始死性不改,时常扰边劫掠。苏牧这位马上天子哪里能忍,昭元3年,昭太祖苏牧御驾亲征,虽是全胜而归,却在返程途中收到王皇后难产而亡的噩耗,苏牧听到消息时急火攻心,当场吐了血。

忍痛给王皇后举办国丧之后便大病一场。苏牧给王皇后难产生下的二儿子起名为哀,哀痛此生挚爱的离开。

大悲的情绪加上此前连年征战身体受伤无数,本就有亏损,昭太祖此后身体便益发不太好了。由于后宫空置,自己身体不济加上苏牧心里也不愿见造成王后死亡的二儿子苏哀,便把他寄养在外祖王家。

也是这个举动,造成了一切后来故事的开端。

昭太祖建国后,吸取了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加强了中央集权,抑制土地兼并,打击士族门阀,大力重用寒士,整顿吏治,振兴教育,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轻徭薄赋,废除苛法,改善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昭太祖“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

可以说士族大户除了王后一族,其他家族都元气大伤。趋于凋零。

王氏一族也知道自己如今能保住荣华富贵仰仗皇上念旧情,王皇后的爹就一个独女,女儿死了后对养在自己膝下的外孙极尽宠爱。其他王氏族人顺着王国丈对二皇子苏哀无限纵容却也尽可能躲着苏哀。只除了苏哀的表姐。苏哀外祖弟弟的嫡孙女王曦。

王曦和太子苏旭相差3岁,幼时便订了娃娃亲,在昭太祖打天下那几年,家人跟着东奔西跑,年幼却心智早熟的王旭总不忘多护着自己这位小未婚妻,可以说是青梅竹马,情深意切。只等两人符合法定婚龄举行大婚。王皇后去世时苏旭时年12岁,王曦9岁。

昭朝规定“男十六、女十五以上,得嫁娶”,所以王曦还待嫁在家。整个王家只有王国丈和王曦真心拿苏哀当亲人,王国丈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反而是王曦陪伴养护苏哀更多。

这个说起来倒也容易理解,王家人不敢得罪皇子,不敢得罪王国丈,只能完全顺着苏哀。可同时他们也知道苏哀不得昭太祖欢心,日后作为个王爷对王家价值不大,加上苏哀性格调皮捣蛋,很难伺候,一个不小心还容易出力不讨好。所以王家人是表面顺着他,实际尽可能躲开她。

王曦则不同,她对苏旭情真意切,爱屋及乌,又可怜苏哀幼年丧母,父亲不喜,唯有个垂垂老矣的外祖心疼,自觉以后也是他长嫂,便也算半个母亲,小小年纪也小大人般自觉养护起苏哀。

小孩子虽是不懂事,却也最是能敏锐感觉出周边人的真心,是以小苏哀也喜欢跟在王曦身后。

及至6年后,昭元9年王曦出嫁与太子苏旭大婚,这小苏哀发现王曦不在王家后整日哭闹。

苏旭怜惜幼弟,加上苏哀成长过程中,昭太祖身体益发不好,忙着言传身教苏旭治国理政之道,担忧儿子日后压不住一帮开国重臣,是以苏旭这个太子无比繁忙,作为兄长也很少有空看望弟弟,看到苏哀如此,便上奏请太祖批准将苏哀带到自己东宫养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