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网文大神小咸喵的新书团宠农家福气包墙裂推荐给大家阅读,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姜琬。简介:三天很快就过去了,村里对于姜家生了闺女的热潮刚下去就又上来了,因为姜家要给小闺女办洗三礼。这可真是稀奇,要知道村里很多年没有正儿八经办过洗三了,也就是这几年情况比以前好了,才有一些比较富裕的人家给孩子…
《团宠农家福气包》第2章 洗三
三天很快就过去了,村里对于姜家生了闺女的热潮刚下去就又上来了,因为姜家要给小闺女办洗三礼。
这可真是稀奇,要知道村里很多年没有正儿八经办过洗三了,也就是这几年情况比以前好了,才有一些比较富裕的人家给孩子办洗三礼。姜家虽然男孩子多,但他家算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穷。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就算大家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粮食也不够吃啊。更何况姜家这种没分家,有五个大小子的。
都知道姜家日子也不好过,这天上午,村里没事的人陆陆续续都到了姜家,除了小孩,几乎一家只来了一个大人。姜家摆了五桌,虽然桌上大多是一些自家地里种的蔬菜,但是偶尔也能看见一点荤腥,比如菜里的几片薄薄的肉,和表面浮了一点点油花的汤,馒头也是掺了麦麸的。按道理来说,洗三当日应该吃面条,但是姜家真的供不起,只能用馒头代替了。
但是这年头大家都是这样,有的人家不厚道,宴请给的馒头全是麦麸,几乎没什么面粉。像姜家这样肉眼可见一半面粉和一些肉的,已经很厚道了。
接生的稳婆也被请了过来,满面笑容:这次接生得值,不仅有钱拿,还免费吃一顿饭。
吃完饭,稳婆被请到了产房前的院子里。院子里摆了一张桌子,和盛有以槐条、艾叶熬成汤的盆。稳婆把孩子抱起来,“洗三”的序幕就拉开了。姜家从姜老头开始,依尊卑长幼依次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铜币,谓之“添盆”。
“添盆”后,稳婆便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搅,就开始给婴儿洗澡。稳婆给婴儿梳头打扮一下,边梳边念道:“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女婿准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然后用鸡蛋往婴儿脸上滚滚,“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柳红似白的,真正是爱人儿。”
洗罢,把孩子捆好,用一棵大葱往身上轻轻打三下,说:“一打聪明,二打伶俐。”随后叫人把葱扔在房顶上,借此祝福孩子聪明绝顶。拿起秤砣几比划道:“秤砣虽小压千斤”。(祝愿小孩长大后在家庭、社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拿起锁头三比划说:“长大啦,头紧、脚紧、手紧”。(祝愿小孩长大后稳重、谨慎)。再把婴儿托在用来代替茶盘的篮子里,用姜家事先准备好的铜钱往身上一掖,说:“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祝愿小孩长大后,福大禄大财命大)
再用小镜子往婴儿屁股上一照,说:“用宝镜,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净”。最后稳婆把几朵纸制的石榴花往烘笼里一筛,说道:“栀子花、茉莉花、桃、杏、玫瑰、晚香玉、花瘢豆疹稀稀拉拉儿的……”(祝愿不出或者少出天花,没病没灾健康成长)。
众人像看戏一般看着稳婆行走完这一套流程,小孩子更是看的津津有味,有和小伙伴过家家的素材了。
孩子被这套动作弄的不耐烦了,皱起眉头就开始哇哇哭起来。
这一哭众人就更乐了,尤其是姜家人,因为在洗三的时候哭被认为是一件吉利的事情,叫做“响盆”。
姜母从稳婆手里抱回孩子,和村里的妇人们站在一块说笑,交流养孩子的心得。
“这孩子长得真漂亮,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的。”
“对呀,你们家盼了那么久,总算来了一个女孩子,你也算圆满了。”
……
路过的姜三郎听见一阵无语,可不嘛,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的,谁不是这样呢。不过妹妹确实越长越好看了,虽然才过三天,但皮肤明显比之前舒展开了一点,再加上圆溜溜的眼睛和秀气的小鼻子,小嘴巴的,啧,不愧是我姜三郎的妹妹,就是可爱。
姜老头也在和他的老朋友们炫耀他的闺女:“看我闺女,那眼睛,那鼻子,多好看呐。”
一群有儿有女的老头:“……”
“你家准备给孩子取什么名字?”有人听累了姜老头的炫耀,想岔开话题,但他选了个不是很好的话题,姜老头肉眼可见的更兴奋了。
“名字还没想好,我们准备请学堂里的先生帮忙取个名字,那可是文化人,取的肯定比咱们这些庄稼汉好听。”
老头们愣住了,向来只有家里唯一一个或者是最受宠的儿子,才会在入学时特意请人取名字,其他都是随便叫的,狗蛋、大牛、二牛、小花小草的比比皆是,像姜老头把第一个孙子取叫大谷,寓意谷物丰满的,已经算不错了。这回给女儿取名字,还要特意请先生,对于他家可真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
就在屋里屋外都其乐融融的时候,外面响起了一声有些尖锐的声音:“姐,你这生了闺女,怎么不请我这个做舅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