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快逃命吧!》第4章 轻语夜话
黄昏时分,沿着掩映在丛林中蜿蜒曲折的山路,三千多人的队伍终于翻过山顶,出现在眼前的景象让商队被俘的护卫和民夫惊呆了。
这是一块藏在山峦中的巨大盆地,方圆怕是不止万顷。
一块块原始森林散落在盆地四周,靠近山的地方一层层如画卷般的梯田绵延到天边,盆地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有渔民驾着小船在湖面上忙碌,湛蓝的湖水在夕阳下如璀璨的蓝宝石。
湖边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大大小小的房舍,正是晚饭时节,有炊烟袅袅升腾。
盆地周边依稀可以见到每隔一定距离便有的堡垒,显然是用来警戒和防守。
宽阔的大道边,有农人在地里忙着耕耘,时不时有人向蒙面女子及她的护卫微笑着躬身打招呼,偶尔会听到路旁玩耍的儿童在大声喊:“飞凤军又打胜仗了!”
这时候,马上的蒙面女子便会娇声呵斥道:“李三娃,你再不回家吃饭你妈要揍你了!”
“城主姐姐骗人,我妈现在都不揍我了。”垂髫童子得意地回答。
然后便引起一众黑衣人轻轻的笑声。
湖边最高大的一座庭院,门前跪着的是刚刚被俘的五百余燕王府护卫及近二百名商队民夫。高高的门楼匾额上“飞凤明府”四个烫金的魏碑字让庭院显得格外庄重。
硕大的大堂里站满了人。
坐在上首的女子已经换下了戎装,身着一袭白色汉服,面纱已经摘去。明净的额头下漆黑的柳叶眉,秋水般的眼瞳,挺拔的翘鼻,红唇欲滴,虽然是人间绝色,但双眸沉静,凌然不可侵犯的神态,不怒自威。
下首是一位鬓已星星也的男子,容貌和女子颇有几分神似。旁边是一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头,面容和蔼,却有一双又黑又亮的眼睛。
阶下站着的便是下午出现在落枫谷的十几名黑衣人。
“恭喜城主,今日兵不血刃大获全胜!”明鸿图站起来朝女儿明轻语拱手道贺。
“父亲过奖了。是大昇朝廷太不中用,堂堂燕王府护卫还没开打便吓破了胆,这样的货色还敢走私西域,也是笑话!”明轻语轻启朱唇,一脸的不屑。
“明丫头哇,咱还得感谢这燕王呢,这批货殖还真是雪中送炭啊,这下咱们又可以扩兵了。”白发老头叫黄功,是明轻语的军师,也是明鸿图的好友。
“城主请示下,这批物资和外面的俘虏如何处理?”为首的黑衣人躬身抱拳大声道。
“元玢、彭虎听令!你二人以元玢为主,彭虎为辅,将所有钱物、丝绸、茶叶、生铁、纸张全部押入城主府库,剩下的粮食押入飞凤城的粮库。所有的护卫和民夫按照老规矩,好好审问,摸清背景,然后放到苦力营先吃点苦头再说。”
“喏!”二位黑衣头领领命带队而去。
飞凤明府便是飞凤城主明轻语的府邸,也是飞凤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说是一座城,其实在五年前也就是一座世外桃源般的山庄。
五年前,明鸿图一家也是家住大昇朝京都洛京的名流,世代经商,兼一身家传武学,两个儿子在朝中任职,小女儿明轻语却继承了自己的一身武艺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那年秋天,皇后甄北风引梁王和楚王入京,诛杀权臣杨钧,夷三族。而明家作为旁系被列入诛杀范围,于是,明家上下九十多口人一夜之间惨遭屠戮。
所幸的是时值明鸿图带着女儿明轻语和家里的几十个护卫,包括元玢和彭虎正在西域经商,躲过了一劫。
然而天下之大,已无明鸿图父女容身之地。最终带着几十名护卫和大量钱财遁入飞凤山。
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飞凤山从当初的百十来户人家发展到现在的一万余户,几十名护卫也壮大成三千余人的军队。明轻语利用飞凤山的地理优势,开始了自己劫富济贫的山寨生涯,如今,“玉面罗刹”的名号已经响彻丝路。收买路财,诛杀官兵,保护商客,吸纳流民,已经成为飞凤山的行事风格。
明府后花园。皓月当空,明轻语和父亲明鸿图及军师黄功在亭子里饮茶,月光的清辉散下来,树木的影子斑驳地投在庭前,夏日的飞凤山凉爽怡人。明轻语的两个侍女清霜和浅雪正在忙碌着斟茶倒水,点燃熏香驱赶夜晚的飞蚊。
“鸿图老弟啊,轻语丫头当年出生的时候我还抱过她,转眼间咱们都老了,丫头都十八了吧,这终身大事可不能耽搁啊。”黄功啜了一口香茶。
“黄兄所言极是。可这飞凤山哪里有什么良配,孩子的心思我们也猜不透啊。”
“爹,你们俩要不下盘棋?怎么一有空就拿我说事。家仇未报,女儿怎敢考虑终身大事。”明轻语嗔怪道。
“孩子,血海深仇要报,但不知道会是何时了。咱不能为了报仇就放弃所有啊,这是为父心里的大事,我不想你母亲在泉下责怪我。”明鸿图的脸色暗淡下来。明轻语也低下头不再说话。
“丫头啊,氐人头领李问天最近派人来求亲,你怎么看?”
“北有氐人,南有羌人,东有大昇,西边是西域诸国,总会有人惦记咱们。咱们不能成为他们眼里的羔羊,而要成为他们恐惧的狼群。抓紧时间整军备战才是上策。”明轻语望着天上的圆月,思绪万千,她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
“嗯,当前飞凤军战力不错,正常状况下我们不惧怕任何敌人。元玢和彭虎都是跟着明家的老人了,忠心耿耿,但都是有勇无谋。孩子,咱们缺读书人,我和黄兄老了,你得找良才辅佐于你。”明鸿图展望未来,忧心忡忡。
“爹爹说的是,管理这几万人实在是件头疼的事。再说,城里的孩子们也需要读书啊,元家的元敬,彭家的彭举,都是顶聪明的孩子,可惜没人教他们。以后我留意一下那些过路的读书人,有那种经世之才固然不错,即使没有,找几个教书先生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