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藩王不太正经》免费试读第十八章 晚宴疑云
几天时间转眼便至,除夕这天下午,柔儿早早的便吩咐御膳房准备晚宴。
入夜时分,见众人都已到了,才去请杨明过来。
休养了这几天,他的伤势虽然还没有好尽,但也能行动自如了。
看见杨明进来,萧钰和萧黛立即起身,在外人面前,自然不能失了礼数。
萧钰还算坦然,只是萧黛又见到他这副笑嘻嘻的模样,心中思绪顿时变得复杂起来,低下了头。
那蜀王侧妃神色淡然的坐在桌旁,看见萧黛这幅模样,忽然娇嗔一笑,道:
“久闻秦王威名,今日一见果然不虚。”
“尤其是对女人有效,这人刚一走进来,二小姐就惊成这个样子,就连荃儿这心里也扑通扑通直跳呢。”
这话说得萧黛的脑袋垂得更低了。
萧钰自然而然的便想到了那天晚上杨明将萧黛弄进偏殿的事情。
虽然没有发生什么,但心里总不是滋味,不禁秀眉一蹙,有些不快。
杨明微微一笑,之前一直听萧钰说这位蜀王侧妃如何如何硬气,说得简直和茅坑里的硬石头没什么区别。
本来还盘算着怎么让这几个女人凑在一起,骗她开口,这时候见她夹枪带棒的来吸引自己的注意,心里微微一宽。
看样子这女人的求生欲很强嘛。
他一面入座,一面让萧钰等人也坐下,笑道:“侧妃见笑了,不知侧妃家姓?”
蜀王侧妃笑道:“荃儿闺名曾荃,见过秦王。”直到这时候,她才起身微微行了一礼。
萧钰见他两人一问一答,相见甚欢,脸上不禁变了颜色,一双凤眼如泼了辣椒般看向杨明。
杨明见状,急急的收起笑容,轻咳两声,问道:“不知在侧妃眼里,本王比蜀王如何?”
萧钰脸上的神色此时才缓了几分。
曾荃道:“蜀王能令所有的人臣服,至于秦王嘛……”说着,她又看了一眼目光盯着桌子的萧黛,笑了起来。
眼见得妹妹被欺负成这样,萧钰心里的恼怒更盛。
但平时也没有谁在和她在杨明面前争风吃醋,一时也不知如何回击。
只悄悄的伸出两根手指,在杨明的腿上狠狠掐了一下,痛得杨明只得以笑掩饰。
柔儿瞧破其中端倪,冷笑道:“二十万大军都被吓得闻风丧胆,蜀王这般令人臣服,奴婢倒也是头一回见。”
“怕不是只能让侧妃这般闺阁之人臣服。”
萧钰听了,忍不住有些诧异的看着她,暗想这小妮子什么时候学会这本事的?
反而是曾荃笑得更欢,说道:“哎哟,姑娘这话可说的不清不楚的。”
“满城百姓谁不知道这次铲除逆党是萧国丈的功劳。”
“秦王嘛,刚一出现就被抬回宫里去了……这可是人人亲眼见到的事情。”
“知道的呢,说姑娘独居深宫不明内情,不知道的呢,还以为姑娘明知故犯,想借这个机会讨好秦王,博个名分呢……”
一直盯着桌子的萧黛见她数落完自己,又数落柔儿,现在更是把自己姐姐也带进去了,心里也忍不住来气了。
此刻见姐姐看向柔儿,柔儿又低下了头,自己这个姐夫又光顾着听她们说,也不帮个话。
暗想自己若是再不帮着说话,倒好似她们几人全成了她一个阶下囚的盘中菜了一般。
但一时半会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索性鼓起勇气说道:“侧妃自己想借机讨好王爷保住性命就直说。”
“也犯不着在这里挑拨离间的,不过就算是这样,能不能保住性命也不一定呢。”
杨明见她们几个说的正欢,本来还想着先吃吃瓜,看看这曾荃突然极不合理的反唇相讥到底是为了什么。
顺便看她们能不能套出点什么话来。
这时候看她们一个醋意十足,一个不敢说话,一个天真无邪,也不禁皱了皱眉头。
且不说这蜀王后宫是多么热闹,锻炼出曾荃这样的角色,也不论这位三皇兄为什么会派她来秘密勾连冯伯用。
光看她从冯伯用那里知道的这些事情,对自己身边的人个个了如指掌,便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他正想着,又听曾荃笑道:“二小姐也太小看荃儿了,要不了多久,等蜀王的国书来了,可由不得秦王不放人。”
杨明目光瞬间从萧黛身上挪到了曾荃身上,不住的打量,问道:
“侧妃是说,蜀王会来国书?而且国书一到,本王就得乖乖放了你?”
曾荃道:“不然呢?难道秦王还真的想把萧国丈这个唯一的靠山也葬送在战场上?”
杨明心里微微一哂,暗想她这份自信倒也稀奇。
萧钰见她越说越不像话,心想再说下去也是无益,强压着怒气道:“来人!送蜀王侧妃回去休息!”
门外的侍婢正要进来送她回去,忽见曹保急匆匆的赶来,“王爷,王爷。”顿时停在原地。
只听曹保道:“王爷,蜀王密信。”
萧钰不禁失声道:“这时候怎么会有密信?”
等杨明展开信件,凑过去略略一看,见果是要杨明将曾荃送回去,话语间火药味十足。
萧钰心里不禁纳罕:蜀军退走不过才五六天,就是等蜀王回到成都,再派使者过来,也不会这么快就到。
还是说他走到一半才突然想起还有个侧妃还陷落在城中?
这曾荃又怎么会知道蜀王一定会让人送信过来?
杨明心里也是吃惊不小。
本来以为她只是为了求生,以她自己的手腕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又有意贬低自己,是想勾起他的兴趣和征服欲。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当曾荃故意挑起萧钰的醋劲时,杨明就有了疑心,她怎么会对自己身边的人了解得那么清楚。
但转念一想,八成是从冯伯用那里听来的,只是想不通她为什么要故意让自己知道。
那样岂不是告诉自己,她对自己身边的情况是多么的了如指掌么?
这未免太反常了。
更反常的是,现在真的来了这封信,上面还实实在在的落着蜀王的印玺。
杨明一时间对杨绣和曾荃这一连串“行云流水”的操作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的目光不停的在曾荃和那封信上打转。
最后将注意力落在信上的几处褶皱凹痕,还有背面那几处若隐若现的沙土痕迹上,心里不禁微微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