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类型小说《江山归何处》 安利给大家阅读,这本书的作者孙浣君是网文大神哦,主角是赵不试晏茂和。书中主要讲述了:再次启程,乌蓬马车后边跟着几个五花大绑的强人。邱家庄隶属新安县,距离新安县城只有二十里的路程。赵不试将人送进县衙,知县孙金发得知是抢劫,命差役将五名罪犯杖脊二十,就将人撵了出来。赵不试:“······……
《江山归何处》 免费试读
再次启程,乌蓬马车后边跟着几个五花大绑的强人。
邱家庄隶属新安县,距离新安县城只有二十里的路程。赵不试将人送进县衙,知县孙金发得知是抢劫,命差役将五名罪犯杖脊二十,就将人撵了出来。
赵不试:“······”这刑罚未免太轻了吧?他以为至少得关上十天半个月。
张小乙等人欣喜若狂,开开心心受了刑,然后相互搀扶着离开了县衙。
“孙知县,新安县盗贼蜂起,治安混乱,恐怕与您的‘仁慈’不无关系吧?”赵不试心中有气,话说的特别不客气。
他一向认为律法是律法,人情是人情,两个不能混为一谈,他在邱家庄的时候,给这五个人的家人都偷偷留了钱,虽然不多,但省着点用能坚持到年底。可犯了罪无论是何种原由都必须受到惩罚,若犯罪者得不到惩罚,朝廷律法就不再有威慑力,为官者的“仁慈”不会感化他们,只会助长他们的恶念和野心,假以时日必然会成长为危害一方的江洋大盗。
“郎君外地人吧?”孙金发将眼前的少年打量一遍,见他谈吐不凡,气质超然,心中非但不以为忤反而很欣赏他的少年意。
他叹息一声,解释道:“自从朝廷在汝州、洛阳等地设置稻田务,主事胥吏就强夺百姓私田为公田,勒令原有的田主承佃,强征公田钱,老百姓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打下一丁点的粮食,缴完各种赋税后就所剩无几了。”
“而且公田的主事们怕佃户们都跑了无人给他们种田,就强制要求佃户们不得背井离乡另谋生路,否则就要牵连族人。没有粮食又不能做生意,为了一家老小能活下去,不少人铤而走险干上了打家劫舍的营生。”
“汝州比洛阳更甚,几乎每个村子都有百姓落草为寇,我听说还形成了一套打劫暗语,名曰‘打签子’。本官在新安县三年,每年经手的抢劫盗匪案件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大部分盗匪并非穷凶极恶之徒,教训一顿关几天就算了,真要较真将他们刺配充军,他们的家人恐怕就没了活路。法理不外乎人情,该抬手时就该抬抬手。”
孙金发摇头叹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若非真的过不下去了,除了天生的恶人,谁愿意落草为寇呢?”
赵不试没想到一桩小小的抢劫案还牵扯到朝廷的公田,他拧着眉问:“公田的佃租是多少?”
“朝廷规定是三七分,佃户三,朝廷七,不过有的管事胥吏盘剥的厉害,自己还要多收一分。”
“朝廷就不管管?”赵不试握紧了拳头。
孙金发一摊手:“怎么管?当年王荆公变法雷厉风行、手段犀利,可依然治不了盘剥百姓的胥吏,更何况他们是掌管公田的胥吏,所有收益都归皇家,谁敢管?”
听闻此言,赵不试沉默了。他身为宗子,自出生后他每个月都能从宗室领禄米,直到今天他才知道,这些年所领的禄米都是从百姓身上搜刮下来的民脂民膏!
大宋一朝对皇室宗亲的待遇相当丰厚,皇太子每月的俸禄就有二百贯,各种绫罗绸缎按五十贯算,一年就是三千贯。其他皇子皇女就算折半,可架不住官家子女高达二三十个,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成年宗子每月可领十贯钱,未成年宗子领八贯,宗女领五贯钱,婚丧嫁娶的费用另算。赵不试默默地算了一下,他今年十六岁,什么都没做就领了一千五百贯的俸禄。
一千五百贯是什么概念呢?按一家三个壮劳力算,每个壮劳力每月可挣一贯钱,那俸养一个普通宗室就需要一个家庭不吃不喝挣上四十多年。
而大宋宗室有多少人呢?大宋宗室总分三支,分别是太祖系、太宗系和秦王系。太祖系和秦王系早已疏散到南京、西京等地,只太宗一系留在开封,整个宗室人口高达一万余人。若全部按成年男丁发放俸禄,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万贯,需要十万壮劳力供养!
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愤愤不平,最后发现罪魁祸首是自己时,心中的羞耻感难以名状。
走出衙门,赵不试低垂着头怏怏不乐。
“可是因为知县责罚过轻而心生不快?”赵士朴问道,几个强人出来时,向他们道歉后才离开。
“不是。”赵不试将孙知县的话转述一遍,又说了自己的计算结果,他颇为难堪地说:“我从未想过,我现在的富贵日子是靠吸百姓的血得来的。”
赵士朴与妻子王凉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他们的儿子相貌出众、才华横溢、意气风发,人人夸日后必会飞黄腾达,可在他们看来,儿子太过天真了。
“你少算了。”王凉月是王安石的曾孙女,身为王家女最擅长算账,“你只算了普通宗室的禄米,却没算有爵位的人每年食邑,全宗室有食邑的大概一百多人,最多的食邑五千家,按每人食邑五百家算,每户每月出二十五文,一年就是一万五千贯。这还不包括赐给有功之臣的食邑。”
赵绥安听得直咂舌:“就是相当于十几个人养一个人?”
这只是笼统的数字,实际人数恐怕不止五百多,哪个王侯府邸不豢养几百个下仆?
“天下百姓过得这么苦吗?”赵不试一直以为大宋朝是国富民强的,书上是这么写的,大家也都是这么说的。
“百姓过得苦不苦,不能人云亦云,亲眼所见的才是最真实的。”赵士朴突然表情严肃,问:“还记得我们出凤翔府时给你留的功课吗?”
赵不试心中一凛,想起出发时父亲给他留的功课:“观察一路上的人和事。”其实就是让他观察世间百态,百姓民生。
赵士朴曾任管勾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此行一是为了进京赴任,二是为了儿子入太学。原以为到了开封儿子才能交答卷,如今只行到洛阳,儿子就得到了答案:“王朝兴旺、百姓烟火阜繁都是假象,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赋税沉重,贪官污吏猖獗,大宋朝已经千疮百孔了。”
小说《江山归何处》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