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季卿羽一家直奔镇上的牛市。
他们镇上的牛市不是天天开,一月开两次分别是月首和月尾,需要买卖的人都要等到这两天,所以牛市一开镇上也特别热闹。
他们家现在可是连独轮车都没有,逃荒路上吃的喝的用的要带的东西很多,所以买一辆合适的交通工具很重要,马车太过惹眼,他们想买驾牛车或是骡子,也好有个掩饰。
此时牛市人来人往特别热闹。
季卿羽三人衣装干净但上面打满了补丁,摊主人都没有嫌弃也没有上前来问,他们倒是可的如此,都在认真的看着。
“爹,这一路怎么只有牛都没看到骡子?”
“骡子价格···”
“客人,我家就有骡子,而且都牙口很好很健壮,你们要不要看看?”
“栓子你真是越活越回去了,你瞧他们这一身打扮像买的起骡子的人吗,你这是缺钱缺疯了吧!”
栓子只是瞥了一眼隔壁的牛二,有热情的朝着季卿羽道,“几位我家的骡子刚成年,在咱这牛市上价格算低的,就在后头。”
“带我们去看看。”
“好咧!”
名栓子的年轻男子引着三人就往自家后头的摊位走。
牛栏里有牛、骡子等品种还算齐全。
“你们来看,这头骡子才刚成年还能用很久,而且它长得很壮实。”
季卿羽上前仔细检查骡子的情况,她前世因为医学研究过许多动物,骡子就是其中的一种。
这头骡子通过它牙齿的磨损情况判断应该不到3岁,其体型匀称,四肢健壮,毛发光亮、精神饱满,看起来养的确实不错。
季卿羽走到后头看了看食槽里的食物,吃的挺多食欲不错,地上拉的粪便成团确实很健康。
“多少银钱?”
季卿羽这一通操作,栓子明白她是懂行的人,也不敢乱开价,“四十两。”
“三十八两。”
“不行,我出的价格已经很低了,要不送你二袋草料。”
“那老板再给我送个车厢加这两袋草料,如何?”
栓子这几日收到府城叔父的消息,让他尽快处理了这些牲畜尽早过去,他想了想点头应下。
“姑娘,你们家怎么会想买骡子的?”
地里庄稼农户人家买牛的比较多,很少有人会买骡子,它更适合长途运货。
栓子想到叔父信上的消息,有心提点他们一二。
季卿羽眼神一转立马回道,“大哥,不瞒你说我们得了朋友的消息说凉州那边干旱严重,有些地方还开始闹虫灾,现在我们也不清楚真假,只想着先买头骡子要真走也方便赶路。”
“你们那朋友说的话多半是真的,我叔父就在府城也得了消息叫我尽快卖了这些牲畜赶回去,所以我才把压低这两日就准备离开。”
“大哥,你还有别的消息吗?”
“你们最好这几日多屯点米粮,今日咱们镇上的粮食价格就已经翻倍了,过几日估计有钱也难买到粮食!”
“谢谢大哥。”
季卿羽看栓子没有再说别的,道谢就和爹娘一起离开,看来他还不知道流民也要过来的事情或者他知道不想讲。
毕竟逃荒这事如果大面积出现县令是不会允许,所以有些消息普通人很难知道。
季大强和张氏两人一心都放在骡子上,这是他们家拥有的第一头坐骑还收价格昂贵的骡子。
三人走出巷子,直奔米粮铺,米粮铺门口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了今日米粮的价格。
季大强赶着骡子一眼就看到那硕大的牌子上的字,“天呐,这稻米一斗要两百五十文!成米都要一百四十文!这是翻了快一倍了。”
一旁有买粮的人附和道,“谁说不是呢,昨天稻米还是两百二十文呢,这价格真是疯涨,伙计,给我两斗、不三斗陈米。”
买粮的男人边吐槽边叫伙计装米,他可是从其他粮铺一路看过来,没有一家不涨价的,还是多买点存在家里放心。
“好嘞。”伙计爽快的应道。
季卿羽从另一头下来,明白这粮食价格只会越来越高,和季大强迈步走进店里。
伙计看到二人进来赶忙迎了过来,他可是看到他们二人牵着骡子来的,哪怕他们的衣服满身补丁但他们绝对是有消费实力的。
季大强上手捧起稻米瞧了瞧,放在鼻下一股清香的米味传来,另外一边的陈米他也捧起来看了,比以往的陈米更差。
可这价格是真贵,以往陈米只要六、七十文就能买到一斗的,家里他们三人就他食量最大,多买些陈米给他吃。
“伙计给我十斗陈米,十斗稻米,四斗白面。”
季卿羽听他爹这安排还算不错,就是稻米还可以多买些,“伙计再加十斗稻米。爹,你忘了陈叔让咱们给他带粮食呢。”
“陈叔?哦,我差点忘了。”季大强还算反应快,马上顺嘴说道。
伙计动作麻利,将二十斗稻米、十斗陈米、四斗白面装进麻布袋中,一共付了七两一钱。
东西都被抬进车厢里,张氏从车厢出来和季卿羽调换了位置,从粮铺离开,他们一家由跑去镇上另一家粮铺再买了一次。
车箱内的东西都被季卿羽收入空间仓库,在镇上他们一共买了四回粮食,再另外买了足够的盐、糖等调料,加上骡子的钱一共花了七十二两银子。
加上上次在县城买的米粮,现在空间仓库里面的粮食够他们一家吃两、三年了。
季卿羽将空间已经准备了的粮食、佐料、农具、油布等东西季大强两人,问需要补充些什么东西。
果然季大强说在买点水囊、油还有中药,这些明面上都要给大家看到。
三人又跑了趟杂货铺,还去铁匠铺买了十把砍刀,转身继续去了镇上最大的药铺。
虽然她空间药剂多,但还是要备些常用的中药,像退热、止血、驱虫、解毒的季卿羽都买了几十份,药花了近十两银子。
这一趟下来季卿羽上次赚的四百两就用掉了一百两,一家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准备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