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周六,唐启明和吴英两口子一大早亲自送唐绍华去了镇上坐车。
大伯娘昨晚还连夜去土地庙给他求了平安符戴上。
昨晚唐糖放学回来,就感觉大伯娘对她的态度软和了不少,虽然还是有些别扭,但比较之前起码不再夹枪带棒。
她早上起床时,灶房的大铁锅里还温着红薯玉米糊,灶台上是一洋瓷碗萝卜咸菜。
三哥唐小龙还在睡懒觉,二哥周六也去了学校。
唐糖这才细细打量起了大伯伯家的厨房,碗柜里的油罐子已经快见底。
米缸还能舀出最多二斤米,屋梁上吊着的细玉米面还剩下十来斤。
坛子里封了两小截腊肉和不到十根腊肠,咸菜倒是有满满两大坛。
厨房里面连接着一间小小的屋子,屋子下面有个地窖,里面存放着去年收获的土豆、红薯、南瓜等。
现在这个时候,大部分农村家庭都没法实现顿顿吃白米饭,玉米、红薯、土豆等反而是主食。
大伯家在红星村算是中等偏下的人家,不是最穷的,但也生活拮据。
大伯伯退伍后就一边和大伯娘一起种地谋生,另外也接一些泥瓦匠的活干。
大伯母也是个能吃苦的勤快人,平时除了田地里的活,家里的家务也是她一手抓。
尽管为了生存忙得脚不沾地,可光是两个儿子的学费,对他们现在的收入来说就已经是一笔相当吃力的支出了。
何况大伯的腿伤一到梅雨季就痛得钻心,需要长时间吃药。
同样的,大伯娘早年间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撑起了一个家。刚出月子就背着孩子挑堤坝,落下了腰间盘突出的毛病。
这也是个疼起来要命的病,时不时都要贴膏药。
再加上各种人情往来和生活开销,光靠着刨地挣下的那点钱根本养不活一大家子。
大伯早就想过出去打工,但是腿脚不利索没人要,去倒腾点东西做生意又存不下本金。
现在好不容易养大了一个送出去了,又来个小的,唐糖是十分理解大伯娘的烦躁的。
但她可不是来拖累这个家的,她是来改善这个家的。
发家致富从哪里开始呢?当然是治好大伯的腿,养好大伯娘的腰,再攒本金啊!
要知道,到了九十年代就遍地都是发财机会了,所以这几年要做好准备。
她想到自己空间里的灵泉。她喝下灵泉后的当天,手脚上的冻疮就没再又痒又疼了。
她连续喝了两天,动不动流鼻涕的毛病都好了。
所以灵泉一定也能治好大伯和大伯母。
她又把目光投向了鸡窝和猪圈,心里冒出个奇妙的想法来,要是家禽喝了灵泉水会怎么样呢?
于是她决定实验看看。
大伯娘今天临出门前交代过唐小龙,让他喂鸡喂猪,但唐糖猜是指望不上他了,好在这些活原主熟啊!
她去到一旁的菜园子里,看到菜地里有莴笋,就把莴笋外层那些老叶子剥了下来,看差不多足够后,拿回去用剁猪草的刀切细,再从鸡圈旁边的尿素袋子里舀出一碗粗糠,再加上空间的灵泉水拌上。
将鸡食倒进鸡圈里后,她又去准备猪食。
大伯家的猪是开春后刚买回来的两头小黑猪,看着也就一两个月大点。
去年的年猪他们没有杀来自己吃,不然家里不会只有那么一点肉。
想必是把猪卖掉换成了钱,给两个哥哥缴学费,又买了小猪。
这种小猪喂养起来可不能太随便,前院的屋檐下堆着一捆还带着露水的牛皮菜,应该是大伯娘赶早弄回来准备煮了喂猪的。
她先将煮猪食的灶坑烧起来,锅里加上了灵泉水和昨天大伯娘攒下来的红薯土豆南瓜皮,再把牛皮菜剁了剁,用盆端了进去。
原主的这小身板,虽然已经六岁半,但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也就五岁孩子的体格和力气,原本干点活还真挺吃力的,但好在喝了几天灵泉水,力气见长。
这牛皮菜必须煮熟,不然猪吃了得中毒,确定菜熟后再撒上谷糠搅拌均匀,闷煮十分钟就可以了。
趁着焖猪食的间隙,她进空间洗漱完后,又出来吃了早饭,还去敲了敲三哥唐小龙的门。
可床上四仰八叉的唐小龙听到后,只翻了个身又继续睡了,没办法,昨天和小伙伴们抽陀螺,累够呛。
唐糖见叫不应他,也只得作罢。
她喂了猪,见两只小黑猪抢食吃的憨憨模样,还挺有成就感。
做完这些后,想起自己还有作业要写,干脆把椅子和小板凳搬到院子里把作业写了。
数学学的是十以内的加减法,语文则是书写单韵母。
她边写边无奈摇头,想她一个刚毕业的经济学硕士,转头又上起了一年级,每天不是aoe就是一加一等于二,三加二等于五。
关键还要忍受老师落后的教育方法,这感觉简直了。
写完作业后大伯和大伯娘都还没回来,一看时间,都中午十一点了。
她决定干脆把午饭做了。
空间里既然有米有肉,还有上回唐大军家里办席时她搜刮的菜,她自然要拿出来吃,可是要怎么跟大伯和大伯娘解释呢?
她认真思忖了一下,决定中午炖鱼来吃,他们问起来就说是河里自己抓的。
至于主食,她是正儿八经的南方人,必须吃大米饭,什么红薯南瓜和玉米,偶尔吃吃还行,当饭吃她可不行。
想到大伯娘家见底的米缸,她转了转眼珠子,有了主意。
她将缸底的米全都舀了出来,然后用空间里的大米把米缸装满,又用灵泉水把大水缸也装满了,这才开始淘米煮饭。
这个年代没有电饭锅,煮米饭要么铁锅要么鼎锅,大伯家用的是鼎锅,还好原主对各种家务都能信手拈来,不然她有米也只能望锅兴叹。
熟练地将米下锅,加上适量的水后,她把鱼从空间拎了出来。
五斤重的大鲢鱼她放进去的时候是活的,现在取出来丢盆里也一样活蹦乱跳。
只是这么大的鱼,她处理起来还有些吃力。就在院子里的屋檐下把鱼敲晕,打掉鳞开膛破肚后就装盆里,搬去河边清洗。
这鱼的内脏,除了鱼白和鱼肚外,鱼肠也是好东西,食物匮乏的时候要是浪费就可惜了。
她蹲在小河边把鱼清洗干净后,就用一截小棍将鱼肠翻过来清洗。
正洗着鱼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怒吼:“好你个丧门星,你这鱼哪儿来的?就是我们家不见的那条吧?”
唐糖一回头,就和叉腰站路边气势汹汹的唐老太对上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