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文网
优秀文学小说推荐

第3章

“同志你好,我想用一下电话。”

陈俊生来到县委招待所后,开门见山地向工作人员表明来意。

“长途短途?”

招待所这边的接线员态度不冷不热:“短途一分钟三毛,长途六毛。”

“长途。”陈俊生要给江浙大学招生办打电话,跨省肯定是算长途的。

六毛钱一分钟的长途话费是真的很贵。

当下主流的长途联系方式,是去邮电局“拍电报”,通常要排队,而且按字数收费。

但是相比这高昂的长途电话费,拍个简短的电报就显得经济实惠多了。

不过这通电话,陈俊生非打不可。

之所以跑到县委招待所来“借用”公家的电话,其实是有意避开邮电局,以免打草惊蛇。

“喂,你好,这里是江浙大学招生处。”

电话通了。

陈俊生说:“老师您好,我的考生号是********,今天第一志愿填报了贵校的经济系政治经济专业,想咨询下有没有被录取。”

他特意留了个心眼,只报考生号,没报自己的名字,因为他知道,考生号是唯一的,名字却是可以被篡改的。

“稍等,我帮你查询一下。”

江浙大学招生办的老师很温和地说:“考生号******是吧?”

“嗯,是的。”

陈俊生深呼吸,按捺住内心的忐忑和紧张。

片刻,电话那头传来好消息:“恭喜你啊,陈文强同学,你已顺利被我校的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录取。”

“录取通知书预计在本月中旬送达当地邮电局,注意查收。”

陈俊生这边沉默许久。

“同志,三分钟了…”招待所工作人员小声提醒。

“好的,知道了,谢谢。”

嘟嘟嘟嘟,电话挂断。

陈文强…

陈俊生对这个名字的印象很深刻,仔细回想了下,应该是他的高中同学。

高二文理分科那年,两人还曾短暂做过同桌。

陈文强平时学习成绩中等偏下,为人十分低调,很少有人关注到他,老师也没给过特殊关照。

班里几乎没人知道,陈文强是饶城县副县长陈策的儿子,而且还是独生子。

他母亲丁美珍也不是一般人,早年做过饶城县邮电局的局长。

“还真是机关算尽,早有预谋。”

陈俊生心里泛起一阵恶寒,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某个具体的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在教育部的“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上线之前,曾有相当一批寒门学子困囿于时代的信息茧房中,难以挣脱命运的牢笼。

前世的陈俊生正是其中之一。

现在的他可没那么容易认命。

副县长的确是个人物,邮电局局长也挺厉害,但陈俊生会怕吗?操他妈的,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哎,又是你啊,陈俊生!”

陈俊生揣着心事走出招待所,迎面竟然又遇见熟人。

挑眉看去,正是昨天傍晚在全良液酒厂门口见过的周小花和徐艺璇。

“饶城县,真小啊。”

陈俊生内心感叹,当年初中毕业后,自己和班里的同学就没了什么交集,这两天却接连遇见周小花、徐艺璇,冥冥之中似乎有点缘分在里面。

两个女孩都骑着凤凰牌的自行车,虽然身上穿的是天蓝色的工装,但却掩不住那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

特别是徐艺璇,这姑娘个子高挑,约莫一米六八的身高,在此时的南方地区是比较少见的,加之气质脱俗,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畅。

小城的日头照在她身上,那种青春的闪耀,隐约透着一股动人心弦的洒脱劲儿,阳光且自信。

陈俊生朝她们挥手致意,然后随口一问:“你们现在才去上工?”

“是啊,今天周六,酒厂的早班可以比平时晚两个小时。”

周小花笑着回答,特地在陈俊生跟前驻足停车。

陈俊生心想全良液酒厂的福利待遇真不错,现在国内还没实行周末双休制,很多国营厂都是加班加点连轴转的。

就连江浙大学招生处的老师,今天都还照常上班。

当然,不管怎么说,现如今的工人是相当吃香的,端着铁饭碗,教育、医疗、住房统统有保障。

“你吃早餐了没?”周小花含笑询问。

“没…”陈俊生今早天刚蒙蒙亮就出门收鸡蛋,直到这会儿忙完了,才发现肚子饿得咕咕叫。

“巧了不是?我们家艺璇也没吃早餐,走吧,我请你俩吃油条包麻糍。”周小花甩了甩短发,很大方地说道。

油条包麻糍是饶城有名的早点之一,所谓的麻糍,其实跟北方的驴打滚、潮汕的糯米糍类似,只是做法略有不同。

饶城这边的麻糍,表层裹着黑芝麻,里面夹着黄豆粉或花生碎,单独吃起来是那种软软糯糯、香香甜甜的口感,搭配上新鲜出锅酥脆爽口的油条,吭哧一口咬下去,那味道就一个字——绝!

现在的油条包麻糍只有国营饭店的早餐档口供应,价格中规中矩,1毛2一个。

原本陈俊生想着周小花请客,他买单,结果小花同学抢先把钱付了,还冲他回眸一笑:“你是一大早就出来卖鸡蛋了啊?”

“嗯。”陈俊生点点头,眼神跟周小花对上的时候,忽然灵光一闪:“对了,我想问一下,你们全粮液酒厂的酒糟,可不可以批量出售给个人?”

陈俊生这种人吧,确实是个“生意精”,即便在青春靓丽的女同学面前,他依然满脑子想着做生意、搞钱。

至于大学录取资格被人冒名顶替这事,他有的是办法让陈副县长或丁大局长主动找上门来。

此时的全粮液酒厂是用传统的纯粮工艺来酿酒的,三四斤粮食才能酿出一斤酒,其余的全是酒糟。

车间里每天产生数以吨计的酒糟,早年都是由厂区周边的生产队拉走喂猪。

陈俊生的短期计划,是打算收购集体资产,有必要跟各个生产队建立一定的关联。

所以他才会把主意打到全粮液酒厂的酒糟这里。

“厂里的酒糟,原则上是不卖给个人的。”

周小花这话说得很官方,旋即又微笑着话锋一转:“不过你可以跟艺璇商量商量,让他爸改改原则。”

……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