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安宁的学习计划每天都在顺利地完成,乔苗花的惊喜一天比一天多,自己的女儿哪里是聪明啊,简直是天才。
但是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她一个道理,慧极必伤。
尽管自己的闺女聪明的不行,乔苗花也没有加快自己的教学进程。
反而让闺女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拓展自己课外的知识上面。
她带着女儿画画、唱歌、做各种各样的运动以及给女儿讲述各种各样的历史故事。
沈安宁每一项都完成得非常好,虽然她的年纪小,但是她的心理年龄可不小,她知道自己妈妈的用意。
而且这些东西,自己以前的时候可从来都没有接触过。
上一世的时候,自己从来都没有和爸爸妈妈主动提出过想要识字的要求,每天只想着出去找小伙伴玩耍。
后来弟弟出生的,妈妈每天很忙,就更加没有时间教导她了。
再后来弟弟被人贩子拐了,爸爸妈妈常年在外,自己每天都呆在外公外婆家,就更不可能有人教她了。
所以她现在能够学到这么多东西,真的非常的开心。
乔苗花发现沈安宁真的如她所料,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做任何事情上,都非常的专注,而且也学得很快,并且记忆力也非常得好,基本上前一天教过的知识,第二天都能够记得。
而女儿在绘画和音乐,也有着很高的天赋。
虽然她不是专业的美术老师和音乐老师,但是在学校待了这么多年,美术老师和音乐老师上课的时候,她也曾经旁听过,自己的女儿真的学得很不错。
乔苗花甚至觉得,自己教的不行,要是有专业的老师能够教导女儿,说不定自己的女儿会学得更好。
她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沈国庆,沈国庆在看完女儿的绘画本之后,觉得也非常的有道理。
“要是我们在镇上住就好了,听说镇上有专门的画画班和学唱歌的,那里肯定有专业的老师,肯定比我这种半路出家的老师来的强,毕竟我的专业不是这些。”
沈国庆听完也是认同地点了点头,这一段时间女儿给他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
“等再看看吧,我去打听打听,要是真的有机会的话,咱们是应该要培养女儿,要不然就太可惜了。”
“可是去镇上太远了,再加上我肚子里还怀着孩子,坐不了车,也不知道培训班的费用贵不贵。”
“先别想了,到时候肯定有办法的。”沈国庆安慰自己的妻子。
在小床上睡得正香的沈安宁可不知道,由于自己这一段时间优秀的表现,自己的父母已经有了要把她送到镇上培训班的想法。
要是知道的话,自己估计暂时也不会去,毕竟全家人就爸爸一个人在赚钱。
爸爸虽然是厂里的技术员,每个月的工资有两百多,但是如果要送自己去培训班的话,这个费用可不低。
再加上他们家生活在这里,距离镇上有一定的距离,有些不方便,要是能够搬到校上去住,并且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这些倒是可以考虑。
时间过得飞快,在乔苗花精心的教导下,沈安宁已经完全可以独立阅读了。
现在看的书,有些是沈国庆工友的孩子淘汰下来的,沈国庆去借了过来,有些是去废品站淘的,拿回来以后,乔苗花认认真真地给每本书擦洗干净,然后又在太阳底下暴晒的几天,这才给沈安宁看。
要说新书也有,要去镇上的书店买,价格实在是贵,买了几本以后,两口子就想到了这个办法。
拿回来的时候,千奇百怪,什么都有,乔苗花在仔细的筛选了以后,适合沈安宁这个年龄段看的就留下,适合年龄再大一点的,就暂时先放起来,等到以后再拿出来看。
至于那些完全不适合的,就直接被扔进了灶堂里,一把火就给烧了。
沈安宁每天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最关键的是,系统每天都给她发布学习任务,学习多长时间都有相对应的奖励。
包括画画运动唱歌这些,都有奖励,虽然每次奖励都只有几毛钱,但是耐不住每天发布的任务多啊,基本上都是五种起步,积少成多,她的口袋再一次富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年的脚步也渐渐的临近,沈安宁记得,自己的小弟弟是在来年的三月份出生的。
那时候的天气不冷不热,妈妈坐月子会非常的舒服。
乔苗花生两个孩子都村里面的人不太一样,两个孩子都是去医院生的。
你没看错,哪怕现在已经是九十年代初了,还有很多村里的孕妇会选择在家里生孩子,因为去医院生孩子比较费钱。
乔苗花和沈国庆不一样,两个人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知道生孩子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只有去医院才能够有保障。
沈安宁看到妈妈越来越大的肚子,也是每天担心的不行。
虽然她早就知道自己的小弟弟能够顺利地出生,但是就害怕会发生什么和前世不一样的事情,所以自从乔苗花的肚子越来越大以后,基本上她走到哪里,沈安宁就跟到哪里。
学习完了也不找自己的小伙伴去玩了,天天跟在妈妈身边。
乔苗花可不知道女儿的担心,她只觉得有可能是现在外面天气越来越冷了,女儿不乐意出去。
不过她也不乐意出去,她不喜欢和村里的那些妇女一样,串东门,走西门的,到处讲八卦。
有这个时间在家里烤烤火,吃吃小零食,看看书,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
因为这里的风俗,过年的时候女儿是不能够在娘家过的。
所以哪怕乔苗花肚子在大,也没有打算去老乔家过年。
所有该做的准备都要做起来,这时候过年,可是每家每户一年到头最重视的事情。
辛苦了一年的时间,大人们盼望着合家团圆。
小孩子们就更加简单了,盼望着好吃的,盼望着新衣服。
总之每个人为即将要到来的新年忙碌着。
今年过年,沈安宁家也是一样的忙碌,因为妈妈的肚子越来越大,所以购买年货的任务就交给了爸爸。
沈国庆还没有放假,所以每天下班回来,都会带点东西回来。
有时候是一些食材,有时候是一些糖果点心,有时候是几块布料,这所有所有的东西,都是为过年做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