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文网
优秀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高顺这才缓了下来,臧霸几人如在梦中:这接下来的事情还能再商量吗?

高顺继续痛苦了一会,终于是抹了一把泪,缓了缓情绪,道:“对不起各位,我失态了,让你们见笑了,我们还是尽快商量一下接下来怎么办吧!”

众人坐到营帐之中,面面相觑之下都在等着高顺先开口,可偏偏高顺情绪还没有完全恢复。

终于,臧霸道:“既然高将军已经消灭了昌豨,那我们不如就杀回下邳城,救出吕将军吧!”

“没错。”孙观道:“高将军能一日灭昌豨,可见果然是擅长兵法的,那就请高将军指挥我们怎么打吧!”

尹礼、吴敦明显还有疑虑:曹操毕竟不是昌豨啊?哪有那么容易打。

高顺寻思:打败了昌豨,再哭上一场果然是有用的,现在臧霸、孙观对他已经心服了,四人中本来就是臧霸为帅,那么现在直接就可以以主帅的身份去指挥他们,而不是纠缠怎么才能让他们听从命令了。

高顺便问道:“这几日四位将军可曾去刺探过军情?”

臧霸道:“自然是有的,我们探到,曹操此时正率领大军包围着下邳,已经连续几次攻城,却没能将其攻下,这两天也没有再攻了,此外在东北方向驻扎着一支约有三千人的军队,很显然是想要防备我们的。”

“防备我们?”高顺道:“他们没有做出攻击的态势吗?”

臧霸摇了摇头,道:“没有。”

高顺寻思:曹操这是没打算理会他这一支敌军,他可是把夏侯惇打败了,就不怕背刺他们。

当然不会怕!

曹操用兵怎么会犯那样子的大错,显然他已是定下了先擒吕布,再来打其他人的策略!

此计不可谓不高,因为吕布一亡,徐州敌对曹操的势力的军心就散了,接下来打败收拢这些势力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他也一定会防备敌人袭击,如果现在突袭这支三千人的队伍,多半会遭到埋伏。

吴敦喊道:“高将军,我们先把这支三千人的队伍给消灭了吧!”

高顺示意了一下不急,继续问道:“下邳周围的城池,小沛,彭城情况如何,那里可有驻军?”

臧霸道:“没有。”

果然不出所料啊,曹操也是很明白“人亡地存,人地皆失 人存地失,人地皆存”的道理。

但尹礼、吴敦道:“既然城池是空的,那我们何不趁机把小沛和彭城都拿下。”

这个办法高顺自然是考虑过的:拿下小沛和彭城,然后一起威逼下邳,曹操不敢对他们置之不理,一定会派大军来对抗,到时吕布从下邳城中杀出,里应外合,还是有很大可能救出吕布的。

但细想之下便已否决了:因为虽然能救出吕布,但这个战法曹操只要不死围吕布,便有很大的转圜的余地而难以大败,这就意味着曹操能随时卷土重来,他之后在徐州也无法安宁,可能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其次便是如此救出吕布,吕布仍然是他的老板:自己辛辛苦苦却要救出一个有勇无谋,缺信少义的老板,太亏。

高顺的目的从来都是陈宫与张辽。

再者便是现在根本无法联系吕布,无法保证自己在攻击曹操之时吕布会出下邳城中杀出来,须知上辈子的吕布被困下邳之后就再没想着突围。

“不可。”高顺还得给几人不打小沛和彭城的理由:“曹操好不容易打下了小沛和彭城,怎么会不派兵驻守,我料定曹操一定有埋伏。”

几人也是左望右望,一时无计了。

而且高顺刚刚的话怎么有害怕的意思?

孙观忍不住问道:“那高将军有何计谋?”

高顺沉吟了一会,道:“我与曹操以及其部将夏侯惇,于禁等人连战数场,深知其军纪严明,战力极强,若想打败他极为艰难,各位当真有雄心与我一起战曹操?”

几人面面相觑!

臧霸连忙道:“高将军有,我等便有。”

高顺看了一眼臧霸,心道:“好个宣高,关键时刻知道团结,知道做表率,确实是个可堪大用的人才。”

孙观也道:“高将军有,我等便有。“

尹礼吴敦还真没有多大的雄心,但此时别人已表态,他们也不能怯场。

“既然如此,我便下几条军令,若依军令而行,我可保我军士兵战力能增加数倍。“

正面对战的实力!

这还真就触到了几人的痛点:几日前他们以两万的兵力对战夏侯惇五千兵,竟然还输了,最后还是靠高顺带着不到一千陷阵营来救的他们。

这可是真的太丢脸了。

高顺随即道:“一,马上精简队伍,将年满二十,不满三十,身上无伤无病的士兵全部挑出来,组成精锐部队,二,全军的盔甲全部集中,也归精锐部队使用。三,马上伐木,以木片做盔甲,做得越多越好,四,便是精锐部队,我也要重新挑选,重新训练……”

高顺一连下了十多条军令,有他自己上辈子听来的,也有原本便是陷阵营早已定下的军规。

臧霸众人听得目瞪口呆:孙观,尹礼,吴敦几人倒是有些茫然,不免觉得高顺所说太过于繁琐,太过于麻烦。

唯有臧霸越听越是心惊:有些军令他制定不出来,但是一听就知道这些军令一旦实行,是真的能够令士兵的战斗力暴增的……怪不得陷阵营士兵的战斗力那么强了,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全部有全副铠甲。

有臧霸带头,虽然孙观三人迟疑:这样子能让他们的士兵战斗力增加数倍,难道不是会让士兵们怨气冲天?

但最终还是依令而行。

接下来的几天,高顺便大刀阔斧的整军,除了刚颁发的几道命令,又补充了几条:将全军的战马都抽选出来,组成一支骑兵部队,一共得到了骑兵八百人,但只是一人一马。

同时命人打造马掌以及制作马镫。

步兵中选出精壮之士后,又通过了几轮筛选,分别选出了臂力强的,跑得快的,还有行动灵活的,当然还有自小练过武的,分别组成了不同的队伍。

这么一整训,时间又过去了半个月。

起初孙观三人都有些不服,但他们都是带过兵的,也是看得到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的提升的。

“按照历史的发展,曹操应该放水去淹下邳城了吧!”

高顺盘算着手中的队伍:马兵八百,其余的带铁甲的步兵有两千多,可以称为精锐,经过这半个月的补充与制作,有木甲、皮甲的也有五千人了,也可算精锐。

其余还算壮丁但算不上精锐的有一万两千。

剩下的还有一万多老弱伤残,没有足够兵器,只有镰刀、砍柴刀等等,甚至是拿农具或者砍木棍为武器,只能用来壮声势而不能指望打硬仗。

“不够三万人啊!人数与曹操还差得不少,但曹操是远征而来的大军,是真正的精锐,手下的将领可是于禁,夏侯惇和许禇,徐晃这样子的名将。与他们硬碰硬,最差的选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