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文网
优秀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李爱华一愣,但随后就爽利地坐到了那个阿姨的身边。

实在是从这里出发到红星公社还有快两个小时的车程,以现在这道路的路况崎岖程度和车上的拥挤成都,哪怕是个壮汉都要被折腾得够呛。

所以很多后世人都奇怪为什么国家都改革开放了,可是最早的时候咋没有人愿意出去闯一闯呢?

最直接的原因除了个人的见识问题外,那就是此时国家的基建和后世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作为后世混体制的“老油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那都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了,因此李爱华不到十分钟就将这个阿姨哄得找不到北了。

李爱华不仅知道阿姨姓李,夫家姓魏,家住洪塘生产大队,甚至连李阿姨夫妻的工作都摸了个底朝天。而且知道阿姨也姓李之后,借着同姓的由头都差点要认干亲了。

此时的洪塘生产大队在红星公社不算出名,等到1990年代之后那在全国都是大放光彩,因为没有人料到这么一个村子居然出来一批乡镇企业家。

不过李爱华在后世好歹参与过地方志的编辑,所以倒是觉得洪塘的崛起并不是特例。

要知道南方有很多地名都带“塘”和“铺”,这不是说这里有什么出名的池塘或铺子,而是代表这里地处交通要道上。

古代的驿站系统里将十里称为“铺”或“塘”,而“铺”和“塘”的区别在于“塘”是专属军方专用,因此也被称为“军塘”。

类比到后世的话,所谓的“铺”和“塘”都是邮递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只不过“塘”是军邮系统。

既然地处交通要道上,这里的人就比其他地方人有更多的便利条件接触到商业,毕竟商业说到底就是生产、流通和销售三大部分组成。

为什么后世沿海系统的商业那么发达?主要还是占据了“流通”这个大便利条件。因此等到国家开始重视经济发展的时候,本来就地处交通便利地方的洪塘被一跃成为本地的商业中心。

所以这里的人只要脑袋活络一些就会经商。

而因为知道李阿姨住在洪塘,这也让李爱华想到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永泰钢厂和长丰煤矿在这个时候联合修建了一条铁路运输线。

刚刚在摆渡码头不远处所见到的那座铁路公路混合桥就是这条运输线的配套工程。

正因为永泰钢厂和长丰煤矿修建了这条运输线,于是两家下面就新设了运输部。因为是新设部门,所以人员缺口非常大。

同时又因为这部门的技术门槛较高,所以基本上断绝了初中以下学历的人参与招工,故而工贸中专的学生是非常有优势的。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李爱华知道这是永泰钢厂和长丰煤矿在未来十年最后一次大规模招工,以后想进去基本就只能靠顶替父母的岗位了。

这个机会无论如何都要抓住了。李爱华在心底暗暗说道。

永泰钢厂和长丰煤矿不仅对丰泰县和双江地区非常重要,对江南省乃至整个国家也是有一定作用的,所以未来这两家在风雨十年里是相对比较安稳的。

而且钢厂和煤矿都属于“重体力劳动单位”,所以工人们的待遇比起其他单位要好很多。

同时更为重要的就是运输部的特殊性,因为它是受钢厂、煤矿和铁路部门的双重领导。

等到未来国家开始将地方权力慢慢收归中央的时候,运输部的职工其实是有两个选择的。既可以留在钢厂或煤矿,也可以选择进入铁路部门。

钢厂和煤矿这就不用多说了,基本上到1990年代都是“好单位”;而铁路部门就更甚了。

在铁路部门改制为企业之前,全国上下都要称呼铁路系统为“铁老大”,哪怕是国内最顶级的国企央企在铁路系统面前都要赔笑脸。

就算后来铁路部门改制为铁路集团,那高铁动车出来后整个集团的繁荣程度也是不少毕业生的最佳就业选择。

班车到了红星公社的社部所在地就不会再往前开了,剩下的路就要自己走了,因此李爱华和李阿姨也在这里分开了。

“阿姨,这些糖就带给弟弟妹妹们甜甜嘴。”李爱华从张天佑赔给自己的冰糖中拿了几块用白纸包好递给李阿姨。

糖在这个时候是走亲戚的最佳礼物之一,何况还是更加难得的冰糖,因此李阿姨看了连忙推辞。

“这才几块糖,您要是不拿就是对我有意见了。”李爱华故意板着脸说道。

李爱华知道什么叫“升米恩斗米仇”,所以只是给了几块冰糖,最多就是让李阿姨带回家给几个小孩子试试味道罢了。

李阿姨家里也是所谓的“双职工”,因此糖还是吃得起的。何况李爱华给的也不算多,李阿姨也不担心李爱华有什么事情来求自己,所以推辞一二也就收下了。

“哈巴狗!”此时还没有离开的郑彤幽幽地说道。

李爱华看了郑彤一眼,也没有解释什么。

李爱华完全看不上郑彤这样的人,她也就是在校园这种单纯的地方能够欺负到几个人。

真要到社会上,那现实真的是分分钟教她做人。既然知道对方肯定要倒霉,李爱华自然也就懒得去计较什么。

眼见李爱华都懒得搭理自己,郑彤忍不住又说:“你不就是看上人家男人在生产大队上班么!”

本来李爱华是不想和郑彤说话的,但是她刚刚的话传开后对自己和李阿姨都不是什么好话。

“也就是你这种人总要觉得别人有什么利用价值才会凑上去,你活着累不累啊?”李爱华认真地问道。“李阿姨在车上愿意给我座位,我给阿姨几颗糖又算什么?你如果非要觉得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交易就随便你吧,横竖嘴巴长在你身上。”

郑彤本来还想继续撩拨李爱华,结果看到有个黑脸壮汉赶着牛车走了过来。

李爱华一看,这不是原身的大哥李爱国么?于是忙挥手道:“大哥!”

郑彤当然晓得李爱华一家在石桥生产大队的势力,人家亲爹是抗日立过功的大队长,大哥是去年刚在全县拿下“产粮先进生产队”的队长。人家哪怕到了县里都是有脸面的,更别提在公社这块了。

而且重要的是,李爱华在家里那是被全家疼到骨子里的,真要惹到人家大哥出面教训自己,那就算是自己亲爹愿意给自己撑腰也是自讨没趣。何况自己那亲爹……郑彤想了想就觉得还是算了吧。

继续阅读